本網訊“小小僑批,濃濃鄉思”。為更好地傳播僑批文化,弘揚僑批精神,講好中國故事,近日,我校舉辦“僑批·銀信:世界記憶遺產美術作品展”。該展覽為我校藝術學院教授王凱宏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交流巡展項目,此前已在澳門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巡回展出。
本站展覽為內地首站展出,由我校和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公室聯合主辦,由我校黃埔研究院、藝術學院共同承辦。開幕儀式于9月28日上午在中新廣州知識城海絲知識中心舉行。廣州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卞勇,我校副校長劉海春在開幕式上致辭。

剪彩儀式
卞勇指出,華僑華人文化的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僑批中承載的精神,正在通過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到大眾面前。他希望大眾通過參觀展覽,更好地領會僑批的精神內涵;亦希望更多高校不斷加深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力度,拓寬研究視野,聯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豐富資源,串聯起華僑華人文化研究的精彩華章。

卞勇致辭
劉海春表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高校,在傳播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精神上應有自己的貢獻和智慧。他指出,本次展覽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增加了對展覽作品的多語言翻譯。他希望,通過多渠道、多語言的形式,潛移默化地記錄和傳播海外華人華僑的奮斗歷程和家國情懷,進一步提升海外華人后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劉海春致辭
我校藝術學院院長王凱宏表示,本次展覽意在通過藝術的手段,將僑批帶回家。她希望,未來,廣外繼續秉持院校特色,為僑務工作做出更多貢獻;亦希望粵港澳大灣區所有高校團結一致,致力于傳播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精神,講好華僑故事。
展覽開幕式由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黃埔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青主持。開幕式結束后,王凱宏院長對所展僑批作品進行精彩解讀,現場觀眾沉浸其中,共同感受僑批中所蘊含的深厚家國情懷。

師生參觀展覽
“僑批”也稱“銀信”,是指近代海外華僑通過海外民間機構匯集到國內的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和領取包裹的憑證,是海外華僑連接家人、家鄉、祖國的核心紐帶。“僑批”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不可復制、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重要地區標志物。本展覽展現中國特有的華僑文化代表之一——五邑地區“僑批”,以史料原件、仿真圖片、數字媒體、繪畫作品等形式加以展現。這一封封家書,不但讓參觀者充分了解中國東南沿海的僑鄉文化,更展現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民族風情和根脈意識以及在祖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合影
近年來,我校積極發揮“多語種”+“多學科”優勢特色,以僑批·銀信為主題,對僑批進行深入研究,對每件展品的內容進行多語種翻譯。希望借僑批這個文化載體,以“家國情懷”凝聚僑心、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以僑批“誠信觀念”集聚僑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僑批“時代家書”關注僑情、服務世界華人華僑;以僑批“家書回家”關注僑情、服務華人華僑同心圓夢。
廣州市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關樹峰,廣州市黃埔區僑聯四級調研員陳臻,我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主任、統戰部部長謝偉光,我校知識城校區管委會(籌)辦公室副主任湯程榮;廣州智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彭俊、副總經理高晨,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公室代表莫鑫等出席開幕式。